關懷通訊 No.48 2017-09
募禱! 募人! 募款!
李秀全牧師
國際關懷協會十六歲了!
回顧過去十六年,宣教的主帶領CMI走過滴下脂油的路徑。每逢歲首年終,身為會長在感恩滿懷之餘,也想到「祂多給誰向誰多取、多托誰向誰多要。」(路十二48) 的挑戰。心裡使泛起一股嚴肅、敬畏之情。然而,面對差會在財力、人力、靈力的種種需要時,主也提醒我當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 (Priority)。
(一) 募禱
自2001年8月CMI在南加的聖地牙哥開始了第一個宣教祈禱團契後,接著又每年舉辦宣教祈禱特會以來,「祈禱是宣教的根、宣教是祈禱的果。」「宣教毋忘祈禱、祈禱毋忘宣教。」成為CMI大家庭不斷的自勉。我們深信宣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,不是靠勢力,也不是靠才能,唯獨藉著禱告,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。
為此,當差會邁向新的里程時,我們不但要加強各地已經有的宣教祈禱團契,也期盼更多人接受「禱告月曆」及「MPPT」(每月代禱事項)的挑戰,在各地教會、信徒家庭、個人靈修時加入普世宣教的禱告陣營。
過去我們也一直注意到一批隱藏在各教會中的退休「銀髮族」,他們尚未參與普世宣教代禱勇士的行列。我們深盼在自己也是「銀髮族」的歲月裡能動員並成立「銀髮代禱團隊」, 與華人宣教機構密切配搭,齊心完成主託付給歷代教會的大使命。
(二) 募人
中華福音神學院首任院長戴紹曾牧師,於1971年公開向中國教會提出嚴肅的挑戰 : 「中國人你在哪裡 ?」。四十多年來,聖靈在海內外華人教會繼續不斷發出這樣的呼籲 : 「莊稼已熟,做工的人在哪裡 ? 」
在徵召工人(宣教士) 方面 : 二十多年在跨文化的學習和經歷裡,我們不單單在「量」上求主施恩,我們更要在「質」上求主在華人教會中興起許多良善、忠心的「優質宣教士」! 回想我們當初蒙召之時,長輩們對我們諄諄善誘、耳提面命,要我們天天背起十架、放棄權利,在生命、生活、事奉的次序上,擺上自己的一生,跟隨主的腳蹤走上「主我願像你」的學習和事奉裡。
(三) 募款
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! 」差傳機構需要「炊」。過去十多年來,CMI在泰國、柬埔寨及創啟地區開展事工(這些都是CMI的「炊」),為了在柬埔寨未來事工發展的需要,和「拉法學院」的建校計劃, 在金邊現在正積極推動宣教中心的建築事宜,為了配合硬體的建造我們十分需要「巧婦」(同工) 。但是在整體事工的拓展上,我們也不能沒有「米」。最迫切的「米」是眾聖徒的禱告。不可否認,弟兄姊妹在金錢上的支持也是巧婦之炊所需要的「米」。
我們一方面要為 CMI之新宣教士籌募他們生活和事工的費用,加上CMI各地辦公室的行政費用,現在又要加上在柬埔寨宣教中心的建築費(初步估計大概需要四百萬美金),對我們而言,這是一場非常嚴肅的信心挑戰。在筆者過去五十多年事奉的學習中,深信出於莊稼主的計劃,透過聖靈的引導和感動,天父必然會按時供應一切所需。
感謝主、二十三年前神呼召我們夫婦,於55歲放下牧會的崗位,被教會差派前往泰北,走上跨文化宣教之路。神沒有應許我們天色常藍、花香常漫,但神讓我們經歷祂的恩典永遠夠用。願一切榮耀歸於我們深愛的主!
觀看全文請點擊 ==> 201709 CMI-No48